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马佳丽)张阿姨在市场买了5斤苹果,回家复称后发现只有4.2斤,找摊主理论却被告知秤没问题。事实上,像张阿姨这样被“鬼秤”欺诈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市场中的“鬼秤”就像一颗毒瘤,悄无声息地剥夺着消费者的权益,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交易环境。
为了破解“鬼秤”困局,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令(第94号)《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并于本月正式实施。3月4日,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在金华市举办全省综合整治推进活动暨《办法》宣贯活动,面向设区市、县(市、区)计量行政监管人员及计量技术机构人员进行重点宣贯。
在日常生活的交易场景中,看似普通的电子秤,实则暗藏玄机。只需输入特定密码,再按下不同按键,物品显示的重量就能被随意更改。近年来,“鬼秤”作弊形式多种多样,监管难度大,“鬼秤”相关话题频繁登上热搜,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
“鬼秤”现象为何屡禁不止?“一方面,集贸市场经营主体众多、分散,且流动性强,监管难度较大。”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另一方面,计量作弊手段不断翻新,给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一些不法商家通过改装电子秤,使其具备多种作弊功能,且这些作弊手段较为隐蔽,不易被察觉。
据悉,自2023年启动民生领域计量治理专项行动以来,浙江省持续强化对加油机、电子计价秤等民生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力度。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仅2024年,全省已累计完成对9894家次加油站的突击检查,覆盖56987把在用加油枪的全面排查;同时针对电子计价秤领域,执法人员对1.27万家经营主体展开深度核查,共发现并处理作弊违法案件1648起,依法查获违规电子计价秤2272台。
为了破解这一困局,《办法》的出台无疑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近日,在杭州市余杭区,一场针对集贸市场经营户电子秤的特别“健康检查”行动悄然展开。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逐一核对每一台电子计价秤,确保它们均已完成强制检定程序,同时,对市场内设立的公平秤也进行了严格的计量检定,以确认其准确无误。
“对于那些存心违规、企图破坏市场公平的行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坚决采取零容忍政策,一经发现,立即查处,绝不姑息。”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汪仁娣表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持续强化对计量器具及其使用行为的监督管理力度,全力构建一个公正透明、诚信可靠的市场经营环境,让每一位消费的人都能安心购物,无忧消费。
记者看到,《办法》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的惩处措施进行了强化。对于在计量上有一定的问题却拒绝整改的商户,将可能面临违约责任追究,甚至会被要求退出集贸市场。此外,对于应当使用计量器具进行精确测量却未执行,且在被指出后仍不改正的情况,将处以最高一万元的罚款。
《办法》的实施是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水平、解决民生热点问题的重要举措。“它明确了各方责任,加大了处罚力度,有助于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从根本上遏制‘鬼秤’现象的发生。”专家这样认为,要完全解决“鬼秤”问题,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商家的诚信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对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